目录
农业发展
农业机械化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研究杨梦颖;肜新春;3-5
中国农业增长:社会资本推动下的新旧动能转换易福金;李慧奇;刘畅;6-8
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产业运营新模式优化提升对策研究张伟;9-12
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农业发展模式研究郑钊;13-15
新经济地理学下区域农业经济增长动力研究罗瑞欣;吕涛;蒋其发;16-18
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甘肃农业绿色转型发展思路研究王建连;魏胜文;张邦林;张东伟;19-21
对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思考——基于相关主体分析修文彦;田岩;22-24
新时代科技特派员能力与素质提升研究钟智利;周腰华;刘宁;周大宇;25-27
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我国粮食产业发展路径研究钟丝佳;28-29
基于共生视角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培育策略探究席悦;王承武;30-31
初创农业企业的股权激励模式诊断温韶丹;32-33
植物新品种证券化风险问题研究张翊;34-36
农用转光膜的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赵驰鹏;纪冰祎;刘家磊;37-38
耕地振动深松技术及其农机具发展现状分析张雷;39-41
农村发展
数字乡村治理:实践基础、关键问题与优化策略李晓夏;赵秀凤;张天然;42-44
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碎片化困境与整体性突破姚贱苟;于恩洋;45-47
论新时期乡村治理“体系化”敖翔;48-50
浅谈乡村治理中组织冲突的化解方略张丽丽;靳娇娇;51-52
交互嵌入:农村新型集体经济与乡村治理体系的协同机理——山东省D村“三社”“三自”实践的理论解读徐世江;周健;53-55
乡村振兴战略下特色乡镇建设问题与对策——以大连市为例谢素艳;56-58
沈阳市中心镇发展问题研究佟元琪;刘佳;59-60
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旅游小镇发展战略研究高科佳;赵静;赵永青;61-63
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袁丹丹;64-65
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,引领乡村经济社会发展郗德才;66-67
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年轻干部自我成长中的障碍与突破对策张瑞春;68-69
文化民生视域下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张祝平;70-71
农村地区传媒形象研究——以沈北新区“稻梦空间”为例李佳美;72-74
公共图书馆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研究郭智惠;75-77
农民问题
女性农民工就业质量的政策因素研究进展分析梁丽;王战;朱韦明;周密;78-80
农村婚姻女性市场要价的社会理性解释曹锐;81-83
辽西北地区农民合作社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刘祥男;朱晓;高靖羽;周静;刘辉;84-86
新时代下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的路径思考——基于包容性发展视域朱正杰;87-88
后扶贫时代促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策略王明华;89-90
乡村振兴战略下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陈彩红;91-92
资源配置
中国城乡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与实现路径魏博通;93-95
吉林省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测度评价及发展路径研究张宇雄;邵喜武;96-98
中国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政策的演变路径和政策选择祁伟彦;杜欣蔚;任育锋;李哲敏;99-101
《民法典》中土地承包经营权新规定的法理基础及其意义祁勃霖;102-104
城乡融合视角下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思考李晶;105-107
特色小镇建设的土地利用问题研究邢志勤;108-109
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集体经济审计优化研究刘亚男;110-112
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家庭创业的影响研究宋伟;杨海芬;113-114
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会计职能需求及会计体系构建研究郭小钰;115-117
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常见问题与对策白晓瑞;张晶;118-119
市场与贸易
新冠疫情对我国保障外部粮食供应安全的影响与对策韩璟;潘子纯;卢新海;120-122
中国设立境外农业合作区区位选择、运行和发展的经济机理分析郑会青;庄佩芬;123-125
沈阳市居民绿色食品消费现状分析及对策付亮;郭晓雷;126-127
我国农村电商供应链模式及创新发展研究葛林;128-130
推进交通运输物流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张帅;陈志杰;131-132
数字化背景下乡村旅游业发展的机遇、挑战与实现路径兀婷;133-135
中部乡村崛起: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区域协同发展研究郭雯婧;136-138
后疫情时代农村旅游智慧化发展方向探讨姚瑶;139-140
农业旅游的优劣势及多样化发展路径研究郭志敏;141-142
产业振兴视角下农业生态旅游业集群化发展策略都兰;143-144